适配对象龙工临工装载机
发货地山东临沂
发货方式物流托运
型号30或50装载机
支持定制是
规格加长/标准
转斗滑阀有三个位,操作该滑阀,使滑阀处右位(大腔)或左位(小腔),可以分别实现斗的后倾、前倾动作,当转斗滑阀处中位时,压力油进入动臂滑阀。动臂滑阀有四个位,操作滑阀,从右到左的四个位,分别可以实现动臂的提升、封闭、下降和浮动动作。系统通过分配阀上的总安全阀限定整个系统的总压力,转斗大、小腔的双作用安全阀分别对转斗大腔、小腔起过载保护和补油作用。
铲斗是直接用来切削,收集,运输和卸出物料,装载机工作时插入能力及铲掘能力是通过铲斗直接发挥出来的,铲斗结构形状及尺寸直接影响装载机作业效率和上作可靠性,所以减少切削阻力和提高作业效率是铲斗结构设计主要要求。承受很大的冲击载荷和剧烈的磨削,所以要求铲斗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同时要耐磨。根据装载物料的容重,铲斗做成三种类型, 正常斗容的铲斗用来装载客重1.4—1.6吨/米3的物料(如砂,碎石,松散泥土等):增加斗容的铲斗,斗容一般为正常斗容的1.4—1.6倍,用来铲掘容重1.0吨/米3左右的物料(如煤,煤渣等),减少斗容的铲斗,斗容为正常斗容的0.6~来装载容重大于2吨/米3的物料(如铁矿石,岩石等)。铲斗是在恶劣的条件下工作用于土方工程的装载机,因作业对象较广,因此多采用正常斗容的通用铲斗,以适应铲装不同物料的需要。 1.2.2 铲斗斗型的结构分析。
铲斗切削刃的形状根据铲掘物料的种类不同而不同,一般分为直线型和非直线型两种(图1—。直线型切削刃简单并利于地面刮平作业,但切削阻力较大。非直线型切削刃有v型和弧型等,装载机用得较多是v型斗刃。这种切削刃由于中间**,在插入料堆时,插入力可以集中作用在斗刃中间部分,易于插入料堆,同时对减少“偏裁切入”有一定效果。但铲斗装满系数要小于直线型斗刃的铲斗。装有斗齿的铲斗在装载机作业时,插入力由斗齿分担,形成较大的比压,利于插入密实的料堆或松物料或撬起大的块状物料,便于铲斗的插入,斗齿磨损后*更换。因此,对主要用于铲装岩石或密实物料的装载机,其铲斗均装有斗齿。用于插入阻力较小的松散物料或粘性物队其铲斗可以不装斗齿。
斗齿的形状对切削阻力有影响:对称齿形的切削阻力比不对称齿形的大,长而狭窄的齿比宽而短的齿的切削阻力要小。弧线型侧刃的插入阻力比直线型侧刃小,但弧线型侧刃*从两侧泄漏物料,不利于铲斗的装满,适于铲装岩石。对主要用于土方工程装载机,设计铲斗时要考虑斗体内流动性,减少物料在斗内移动或滚动阻力,同时要利于铲装粘性物料时有良好的倒空性。铲斗底板的弧度(圆弧半径1R,见图1—越大,铲掘时泥土的流动性越好,但对于流动性差的岩石等,则应将底边加长而弧度减小,使铲斗容积加大,比较*铲取。但是,当底边过长,则铲斗的铲起力变小。
且铲斗插入料堆的插 入阻力与刃口的插入深度成比例的急剧增加,如图1—5所示。相反,如底边短,不但铲斗的铲起力大,而且卸载时,斗刃口的降落高度小,也易于将物料卸净。因此,铲斗转铰销的位置以近于刃口处为好,在端时也有将转铰销布置在铲斗内部,如图1—6所示。1.2.3 铲斗基本参数的确定铲斗宽度gB应大于轮胎外侧宽度100一200mm,以防止铲掘物料所形成的阶梯地面,而损伤轮胎侧面和*打滑而影响牵引力。铲斗的回转半径0R是指铲斗的转铰中心B与切削刃之间的距离(图1—。由于铲斗的回转半径0R不仅影响铲起力和插入阻力的大小,而且与整机的总体参数有关。因此铲斗的其它参数依据它来决定。1.3 工作装置的结构设计工作机构的基本给构如图1-7所示。铲斗动臂连杆摇臂转斗油缸举升油缸6等组成。
对动臂滑阀的检查:动臂滑阀的泄漏主要是因为阀杆与阀体的配合间隙太大,调压弹簧损坏,阀内密封件损坏或阀体有砂眼等。检查阀杆和阀体的配合间隙,检查压力弹簧,看阀内密封件是否有损坏,检查阀体是否有砂眼等铸造缺陷。排除方法:如油缸内泄漏测试结果**过规定值,应予以拆开作进一步检查,是密封圈装配错误应重新装配,是密封圈损坏应更换,是缸壁拉伤严重应更换,如动臂阀磨损严重应更换。故障现象:动臂举升缓慢,无力或无动作,转斗翻转缓慢,无力或无动作。
动臂和转斗工作斗工作都不正常,引起这一原因比较多,它可能包含了前面故障现象外,还与总安全阀,工作泵,滤油器,液压油,分配阀进回油路故障有关。由于涉及点比较多,我们可从由易到难,从关键点开始检查起。先我们检查直观的点,检查各管接头是否松动,密封可靠否,检查油管是否老化油,有无外泄漏,检查油箱油量足不足,液压油是否清洁等,有问题先排除,接着检查几个关键部位。从几率上来讲,动臂滑阀和转斗滑阀同时损坏。在工作装置液压系统中动臂油缸和转斗油缸同时发生内泄漏的可能性比较少。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影响工作装置整个系统压力的泵和安全阀作手。
系统压力的检测:在测压点1装上25Mpa量程的压力表,将动臂提升到水平位置,发动机在额定转速下,操纵转斗滑阀,使转斗后倾直到表显示高压力,此时读数应为17MPa。如果系统压力偏低,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和排除。发动机转速越高,则噪声越大,在滤油器中可见到大量铜屑。应拆检齿轮泵,检测齿轮的端面间隙(正常值为0.100~0.140mm)齿轮的啮合间隙(正常值为0.005-0.015mm),齿轮的径向间隙(正常值为0.100-0.200mm),以及检查密封件是否良好等。如有**差或损坏,应修复或更换。
阀杆与阀体的配合间隙太大,调压弹簧损坏,阀内密封件损坏或阀体有砂眼等。拆检总安全阀的锥阀是否被卡住,检查阀杆和阀体的配合间隙,正常的配合间隙应在0.005~0.025mm之间,修理限为0.04mm,检查主阀芯于主阀套配合间隙,正常配合标准间隙为0.010~0.018mm,修理限为0.03mm。覆盖间隙**差,应镀铬配磨,检查压力弹簧,看阀内密封件是否有损坏,检查阀体是否有砂眼等铸造缺陷。分配阀有内漏:分配阀内泄漏主要原因有:总安全阀的主阀芯被卡死 工作齿轮泵内漏:齿轮泵内漏表现为:工作时噪声大。
如仍工作不正常则可按2条分别对动臂部分和转斗部分排除。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维修的注意事项本文只介绍了ZL50C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典型故障及其维修方法,实际上还有其他一些故障,如转斗动作时产生“点头”现象,管接头经常冲断等等,但无论什么缘故,所有的液压传动问题都可归纳为:压力,流量,方向问题。而引起问题的原因一般都是泄漏,堵塞,油管接错,调压不对造成的。在检查并处理好在系统总的压力问题后因此我们在维修液压系统故障时注意: 液压元件一定要清洗干净,油路处理畅通后方可组装。 不要使用不干净的液压油,不用劣质的密封件。
一定要正确组装元件,如“Y”型圈开口不能装反,管不能接错。对安全阀的调整在未弄清楚之前不要乱动,以免引起调大了冲坏液压元件,调小了工作缓慢,无力或无动作。系统压力的检测:在测压点1装上25Mpa量程的压力表,将动臂提升到水平位置,发动机在额定转速下,操纵转斗滑阀,使转斗后倾直到表显示高压力,此时读数应为17MPa。如果系统压力偏低,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和排除。阀杆与阀体的配合间隙太大,调压弹簧损坏,阀内密封件损坏或阀体有砂眼等。拆检总安全阀的锥阀是否被卡住,检查阀杆和阀体的配合间隙,正常的配合间隙应在0.005~0.025mm之间,修理限为0.04mm,检查主阀芯于主阀套配合间隙,正常配合标准间隙为0.010~0.018mm,修理限为0.03mm。覆盖间隙**差,应镀铬配磨,检查压力弹簧,看阀内密封件是否有损坏,检查阀体是否有砂眼等铸造缺陷。分配阀有内漏:分配阀内泄漏主要原因有:总安全阀的主阀芯被卡死。
液压油箱用于向整个液压系统供油。在车辆采用湿式制动装置时,也可为整车制动系统供油。油箱中设置了回油过滤器,用于液压系统油路中的杂质,以保证液压油液的清洁度。
液压系统中的工作齿轮泵、转向+先导双联齿轮泵均安装在车辆的变速箱上。通过变速箱内的分动齿轮,由发动机提供动力,并向整个液压系统工作的提供压力油源。
组合阀安装在车辆右侧的后车架内,是先导泵向先导操纵阀供油路上的主要的压力控制元件。
先导操纵阀安装在驾驶室内,司机椅的右侧。先导操纵阀为叠加式两片阀,由动臂操纵联和转斗操纵联两个阀组组成。通过操纵先导操纵阀的动臂控制杆和转斗控制杆,可以操纵分配阀内动臂滑阀或是转斗滑阀的动作,从而实现对车辆工作装置的控制。动臂手柄的操作位置有提升、中位、下降及浮动四个位置,转斗手柄的操纵位置有收斗、中位和卸料三个位置。其中在先导操纵阀中,动臂提升、动臂下降、转斗收斗三个位置中设置有电磁铁,通过与前车架和摇臂上的动臂及转斗自动动臂油缸和转斗油缸是整个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用于实现车辆动臂的提升及下降,铲斗的收斗及卸料等动作。车辆的工作装置采用了Z形反转六连杆机构使用了两个动臂油缸和一个转斗油缸。
动臂限位和铲斗放平控制装置安装在车架前部。其中动臂磁铁和动臂接近开关分别安装在动臂与前车架铰接附近及前车架动臂翼箱内。而转斗磁铁和转斗接近开关则分别安装在转斗与摇臂的铰接处及转斗油缸上。
二)系统原理 组合阀
在先导液压系统中,组合阀主要用于向先导操纵阀供油,其组成主要包括了溢流阀、减压阀及单向阀。
溢流阀为先导型滑阀,其作用是调定先导液压系统中的工作压力。先导泵的来油的一部分经从进油口1经油道2和节流孔3作用在锥阀阀芯4上,当油压升高并**过溢流阀调定压力时,油压克服调压弹簧5的作用力,推动锥阀阀芯向右移动,压力油经打开后的油口,通过油道6接回油口7。此时在节流孔3前后形成一个压力差,当溢流阀滑阀9两端的压力差足够大时,整个溢流阀滑阀9克服复位弹簧8的作用力向左移动。先导泵压力油溢流回油箱。
造成冲缸垫的原因主要有 气缸盖变形由于气缸盖长期受高温、高压气体的交替作用而产生热变形;拆装不当(未按顺序拆装)也会产生变形。气缸盖发生变形后,使翘起的部位压不紧气缸垫而造成高温气体泄露,使缸垫烧损。 气缸套凸台高度不引起个别气缸密封不严。为了使气缸套、气缸垫压紧在气缸体上并保持良好的密封性,一般要求气缸套端面凸台平面高缸体一定尺寸(一般为0.05~0.12mm),同一台机
(或同一缸盖下的两个气缸)气缸套凸出量相差也有规定(一般为0.05mm)。若**出规定值,则有可能造成密封压力不够,使高压高温气体窜出而冲坏缸垫。 气缸盖螺栓松动或扭紧力矩不够机出厂时,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维护说明书中对气缸盖紧固螺栓的扭矩有明确要求,维护保养时应严格按规定的时间、方法紧固气缸盖。 气缸垫装配方法不正确或气缸垫质量差。
机器工作不良,过热引起冲缸垫。装载机铲车机油底壳机油油面升高的原因有那些?怎样排除?机油底壳机油油面升高是油底壳内进入或水引起的。有些不装曲轴后骨架油封的机油面升高,还可能是因为油底壳内进入液力传动油。机油中进入,会使机油粘度降低,机油变质,致使各相对运动表面形不成油膜而使磨损加剧;机油中进水,则会使机油乳化,失去润滑作用。因此一旦发现油底壳机油面上升,应停机检查、排除故障、更换机油后再运行。造成油底壳机油油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有:
㈠ 机某缸(或几缸)不工作或工作不良由于喷油器针阀卡死在开启状态或喷油压力低,引起雾化不良,使喷入气缸的不能完全形成混合气而燃烧,而从活塞环、气缸套及活塞侧面流入油底壳,使油底壳油面升高。这种情况下,可用?°断缸法?±查找哪个或那些气缸不工作或工作不良,找出故障并加以排除。必要时可效验喷油器。㈡ 油底壳进水使油面升高油底壳进水后,机油会发生乳化现象。油底壳进水的主要原因有: 气缸垫烧损,漏水。此时检查水箱,会发现水箱内出现“翻泡”“开锅”现象,应检查、更换气缸垫; 气缸套裂纹,使冷却水渗入气缸内,流入油底壳,应更换气缸套。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出现水箱“翻泡”“开锅”现象。
特别在冬季,由于“激冷”,使气缸开裂的现象较为常见;气缸套阻水圈失效,漏水,应更换阻水圈。在这种情况下漏水,水箱无?°翻泡:现象。㈢ 有些机,由于曲轴后油封损坏(或不是骨架油封),如果变矩器漏油严重,则会出现液力传动油漏入油底壳,使机油油面升高。此时,机油中没有味,也不乳化,应检修变矩器。载机铲车机水箱中为什么会有油?检查机散热器(水箱)水位时,如果发现水箱内原因,排除故障后再起动机,有两种情况可使水箱中有油:
㈠ 机机油冷却器(水冷却器)冻裂、水冷器芯子开裂以及密封垫(圈)损坏,使机油漏入冷却系统,导致水箱中进机油,应打开机油冷却器检查。如果出现机油冷却器冻裂的故障,一般还伴**油压力低的现象发生。㈡ 液力传动油水冷却器密封不良或冻裂,导致水箱内有油,应拆检液力传动油水冷却器。为了防止水冷却器冻裂现象发生,在寒冷的季节里使用机,一定不要忘记将机机油冷却器以及液力传动油水冷却器里的水
放净。装载机铲车延长机机油使用期的方法有那些?㈠ 按时保养机油滤清器;㈡ 防止燃油进入机油底壳;㈢ 保持机油底壳及气门罩盖相对封闭,防止杂物侵入机油;㈣ 按要求选用合适牌号的机油;㈤ 按规定定期更换机
油,更换机油时,应在停机后趁热将机油放尽,并彻底底壳,防止残存的废机油与新机油混合,对新机油起腐蚀作用。㈥ 保持机正常的工作温度,机的正常工作温度为80℃~90℃,温度过高会使机油变稀,加速机油的氧化变质,降低机油的润滑作用。温度过低,则会使得不到充分燃烧,一部分油气就会冷凝成液态顺着气缸壁流入油底壳,稀释机油。装载机铲车机游车的原因有那些?机运转时,转速在较大范围内时高时低周期性的变化,称为“游车”。“游车”现象多种多样,有时是油门踏板在某一位置发生游车,有时是怠速时游车,有时则在某一负荷下游车。游车的实质是机正常的调速功能被破坏,通常是喷油泵部件(如齿条)或调速器内运动零件阻力过大,使调速器的灵敏度下降引起游车;喷油泵或调速器内部零件配合间隙过大,使供油量的改变滞后于转速变化过多也可能造成游车
主要系统运动有整机行走、转台回转、动臂升降,斗杆收放、铲斗挖掘等,根据以上的工作要求把各液压元件用管路连接起来的组合体叫做液压挖掘机的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功能是把发动机机械能以油液为介质,利用油泵转变为液压能传送给油缸、马达等边为机能,再传动各个执行机构,实现各种运动。
http://sddongdajx.cn.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