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配对象龙工临工装载机
发货地山东临沂
发货方式物流托运
型号30或50装载机
支持定制是
规格加长/标准
装载机的车架并不是单一的整体,而是由前后两个车架组成,中间用垂轴连接起来,故称铰接转向。铰接转向是通过两转向油缸推动前后车架绕销轴转过一定角度而实现的,因此也叫做“折腰”转向。铰接式装载机的车架因由前后车架组成,所以,一般轴距较大,尽管如此,由于车身曲折角度较大,所以仍可获得较小的转向半径。
大卸载高度下的卸载距离:动臂举到高点,保证卸载角为 45°,切削刃的 前点到整机(不包括工作装置)的前(一般为轮胎前缘)点的水平距离。地面位置收斗角:将铲斗放平在地面上收斗,此时,铲斗切削刃与水平面的夹角。 运输位置收斗角:将动臂放平运输位置(一般使动臂下铰点离地 400-500 mm 左右) 收斗,此时,铲斗切削刃与水平面的夹角。 轮胎滚动半径:轮胎中心线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离地间隙:机子的低点(不包括轮胎及工作装置)离地面的垂直距离。 前悬:铲斗放平,前轮中心至铲斗前缘的水平距离。 后悬:后轮中心线至车尾的水平距离。下挖深度:机子停在水平面上,动臂放在低点,将铲斗放平后再前倾 10度,此时铲斗低点至水平面的垂直距离。
离去角:从车尾的低点向后轮轮胎后部外廓(靠接地部位)作切线,此切线与水 平面的夹角。一般不小于 30°。转向角:装载机为铰接式转向。先将前后车架摆直,再将前车架转到大角度,此时,前车架相对于后车架所转动的角度。转弯半径:前车架相对于后车架偏转到大角度,以前后桥的轴线交点在地面上的投影为圆心,以机子外轮廓在在地面上的投影为半径画圆,此圆的半径即为转弯半径。 分为铲斗转弯半径,前轮转弯半径,后轮转弯半径以及车尾转弯半径。一般铲斗转弯半径大,水平通过半径为铲斗转弯半径,小转弯半径指轮胎中心小半径。
斗容,载重量,牵引力,掘起力,车速,大爬坡度,小转弯半径,动臂上升和下降及铲斗前倾时间,桥荷分配,下插力,倾翻载荷发动机功率即机的额定功率: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额定转速,发动机所能发挥的大功率, 也称车辆总功率或毛功率(Gross)。 测定发动机额定功率的条件(ISO 标准) :在 760 毫米柱高的大气压力,周围温度20℃和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配备燃油泵和润滑油泵,水泵等附件。总体性能参数 发动机功率 额定功率分为多种:15min功率(一般为汽车用)1小时功率(工程机械用),12 小时功率(船舶,舰只用)。(10%) 发动机飞轮马力:是指在上述条件下除配备有上述附件外,另配备有水泵,发动机 风扇,发电机,空气压缩机及空气滤清器时所测得发动机额定转速时飞轮上实有功率。
装载机的额定载重量保证装载机必要的稳定性时,它所具有的大载重能力。 (或额定载荷) :装载机在满足以下三个条件:装备一定规格铲斗,大行驶速度不**过6.5km/h,在硬的,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工作。 轮式装载机的额定载重量的大值不**过其倾翻载荷的 50%。对于履带式装载机不应**过35%。装载机在不行驶,不铲掘时,载重量可**额定载重量(Fork Lift)。
带有标准使用重量(即油箱注满,驾驶员 80kg 和不带其它附件时装载机自重) ,铲斗翻起到装满位置,动臂举升过程中,使铲斗动臂间铰销中心与车体前部水平距离在大的位置(水平位置) ,装载机后轮离开地面而绕着前轮与地面的接触点向前翻到时,铲斗中的大重量。 对于铰接式装载机,在技术性能里除注意在直线位置时的倾翻载荷外,还注意它的前车架相对于后车架在大转向角时的倾翻载荷值。倾翻载荷是指装载机停在硬的水平地面上它比装载机在直线位置时的倾翻载荷要小。因此,一般仅测量前车架相对于后车架在大转向角时的倾翻载荷值。只要这个值能满足要求即可。

轮式装载机的轮胎,是轮式装载机十分重要的部件,它不仅直接关乎行驶,还承担着正在设备重量的问题。轮胎一旦出问题,装载机就将面临停工,甚至是事故。对轮胎的良好的保养和检修,可以大限度地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这不仅仅可以减少设备磨损方面的费用,甚至还能更大的提高安全系数。今天,就让小编带领大家了解一下如何更好地保养轮式装载机的轮胎。 装载机轮胎损坏形式:胎冠过度磨损造成胎冠过度磨损的原因有4个方面。 驱动轮滑转。装载机负荷过大,轮胎相对附着力降低,驱动轮滑转,造成胎冠过度磨损。驱动轮在行驶接触面上留下明显的炭黑痕迹,而沿轮胎圆周方向则留下长短,深浅不一的划痕。
胎压不足。这会导致装载机负荷,轮胎变形过大,既增加装载机的行驶阻力,导致轮胎温度升高,又增加轮胎行驶时磨损面积,造成胎冠过早磨损。装载机作业时频繁转向也会导致胎压不足的轮胎磨损加剧。胎压过高。装载机的胎压一般为0.3MPa。如果胎压过高,则造成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减小,导致胎冠局部磨损(沿轮胎圆周方向的中间部位)。沙石等物料场地,其坚硬的棱角刺入胎冠表面胶体形成创口。一台用于露天采场的装载机,其前桥驱动轮胎只能使用1.5~2年,而一台用于装载矿粉的装载机(混凝土场地),其轮胎使用寿命可以达到4~5年,差异非常明显。 胎冠胶体不规则脱落一旦轮胎出现胶体脱落,胎冠异常磨损就会进一步加剧。造成胶体脱落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路面条件较差,频繁行驶于后的工作面或用于平整岩石物料场地等。路面平整度差。装载机长期行驶于岩石**路面的带有细长棱角的物料会刺入胎冠胶体后形成较深的创口,加上驱动轮产生滑转,必然导致部分胶体出现块状脱落,翻新轮胎原有的胎体存在硬伤(如贯通伤,工艺缺陷,材质低劣等),胎冠耐磨性差,在外力作用下自然脱落。
扎胎装载机行驶过程中,**路面的带棱角的碎石,钢筋,螺杆,钉子等细长物料,如果角度合适,易刺透胎体,伤及内胎,造成内外胎同时损坏。夹胎夹胎即内胎在外胎内腔中产生折叠现象。驾驶或维修人员更换轮胎时,如果选用了大规格的内胎或者将内胎塞入外胎内腔时,使用垫物(用于封闭外胎贯通伤口)及其他原因,造成内胎在外胎内腔分布不合体,会产生夹胎现象,充气后的轮胎在行驶过程中反复挤压,造成内胎破损。未及时调整或更换相当一部分装载机驾驶员在轮胎使用过程中存在不爆胎不更换,或者是轮胎何时报废何时更换的现象,有的装载机4条轮胎甚至出现磨损程度各不相同的状况。尤其是前桥轮胎,当装载机进行举升作业时,铲斗装载物料以及举升装置的大部分负荷分别作用于两侧轮胎,由于轮胎高度的差异,导致整个举升装置无法保持纵向垂直于地面,势必对前机架以及整个举升装置都将产生偏载磨损,降低使用寿命。
对应措施。建议在装载机轮胎使用,维护,修补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岩石作业场地使用特制的轮胎防护链,减少岩石等物料对外胎的损坏。轴轮胎其磨损程度应大致保持一致,即尽量采取同时更换原则。当装载机直线行驶时,由于同轴两侧驱动轮滚动半径的差异,造成该驱动桥主减速器产生差速(否则两侧轮胎根本无法使装载机实现直线行驶),增加了差速器工作负担。于同等条件下,前桥驱动轮胎的磨损程度比后桥驱动轮胎的大,可定期将前桥轮胎换至后桥使用。前桥驱动轮胎尽量保持成色较好,一般大于6成以上。

作用在于将先导泵的来油或是动臂油缸大腔的来油经减低压力后供往先导阀。当发动机熄火,动臂处于举升状态时,可利用动臂油缸大腔的压力油向先导油路提供油源。先导泵的压力油进入进油口1后,通过油道克服复位弹簧作用力推开单向阀进入油腔通过滑阀阀芯13上孔,通向组合阀的出油口,向先导操纵阀供油。滑阀阀芯受调压弹簧14和出口油压的共同作用,因此滑阀阀芯在阀孔中的移动量与减压阀的输出油压成比例关系。减压阀为直动式滑阀 先导操纵阀。由动臂操纵联和转斗操纵联组成。动臂操纵联中包含有两组计量滑阀组及一组顺序滑阀组,分别用于实现动臂的提升,下降及浮动三个动作。转斗操纵联中包含有两组计量滑阀组,分别用于实现转斗的收斗及卸料两个动作。通过操纵先导操纵阀的动臂操纵手柄和转斗操纵手柄,可以控制动臂操纵联和转斗操纵联中各个滑阀组的动作。并且在各计量滑阀内,滑阀阀芯的位移与操纵手柄的操纵角度位移量成比例关系。操纵手柄的操纵角度越大。先导操纵阀为叠加式两片阀工作装置的动作速度也就越快。 动臂操纵杆中位。
当动臂操纵手柄处于中位时,压销7和46在相同的弹簧6和42的力的作用下处于相同位置, 并往上**住压计量阀芯25处于中位,从油口27到进油油道19的通道是封闭的。分配阀动臂滑阀阀杆两端油腔内的油经通道24与回油油道22连通油箱。分配阀动臂滑阀阀杆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处于中位。 动臂操纵杆提升位。压条1旋向右边,推动压销2向下移动,压板4克服计量弹簧11作用力,推动计量阀芯16向下移动。从组合阀通入的压力油从进油油道19经过阀孔油道15从油口18输出到分配阀动臂滑阀杆的提升端的油腔内,随着油腔内的压力升高,分配阀动臂滑阀阀杆移动,从工作泵输出的高压油经分配阀进入动臂油缸大腔。动臂油缸活塞杆伸出,实现动臂提升动作。当动臂操纵手柄向后被推向提升位置时而分配阀动臂滑阀阀杆的下降端油腔内的油通过先导操纵阀的油口经过计量阀芯25内油道阀孔23回到回油通道22。
随着动臂操纵手柄继续往提升位置的方向推动,计量阀芯16继续往下移动,阀孔14与阀体上孔间的开口变得更大,分配阀动臂滑阀阀杆的提升端油腔内的先导压力进一步升高,更高的先导油压将分配阀动臂滑阀阀杆与工作油口的之间的开口变大,通往动臂油缸大腔的压力油流量增加,动臂提升速度加快。当动臂操纵手柄完全推到提升位置时,压销46和压板44在弹簧42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当压板44接触到电磁线圈45时,电磁线圈45的磁性吸力将压板44吸住。此时不需人力即可将动臂操纵手柄保持在提升位置,直到动臂操纵手柄被推离该位置或是动臂达到自动复位装置所调定的高度。动臂操纵杆下降位参照动臂操纵杆提升位的说明。 动臂操纵杆浮动位当动臂操纵手柄越过下降位置,并继续向前推动时,动臂操纵手柄既可达到浮动位置。此时弹簧6推动压板4向上运动并接触到电磁线圈电磁线圈3的磁性吸力将压板4吸住,动臂操纵手柄既保持在浮动位置。而另一侧的弹簧42由于被更进一步的压缩,计量阀芯25位置较下降位置时的开口更大,更高的先导压力油既可进入油道在克服弹簧36的作用力后,推动顺序。
滑阀阀芯30上移,打开通道31和32回到回油油道22。即此时的顺序滑阀组打开,将分配阀中的动臂滑阀小腔一侧中的单向阀弹簧腔的油通回到油箱,单向阀打开卸荷,动臂的油缸大小腔都接通油箱。在工作装置的自重作用下,动臂实现浮动下降。配阀为串并联式整体式两联阀,主要由阀体,动臂滑阀联,转斗滑阀联,主溢流阀,转斗大腔过载阀,转斗小腔过载阀以及各单向阀组成。转斗滑阀联和动臂滑阀联的进油油道为串联结构,转斗滑阀联具有**权,当转斗滑阀联工作时,动臂滑阀联不能同时工作。而转斗滑阀联和动臂滑阀联的回油油道则为并联结构,两滑阀联可同时实现回油。两滑阀联均为三位六通滑阀。转斗滑阀联中包含有转斗的卸料,中位,收斗三个位置。动臂滑阀联中包含有动臂的下降,中位,提升三个位置。动臂的浮动是通过与先导操纵阀的共同作用在动臂滑阀的下降位置实现的。两组滑阀联的动作是通过操纵先导操纵阀的操纵手柄,利用先导操纵阀输出的先导压力油进行控制的。

对动臂滑阀的检查:动臂滑阀的泄漏主要是因为阀杆与阀体的配合间隙太大,调压弹簧损坏,阀内密封件损坏或阀体有砂眼等。检查阀杆和阀体的配合间隙,检查压力弹簧,看阀内密封件是否有损坏,检查阀体是否有砂眼等铸造缺陷。排除方法:如油缸内泄漏测试结果**过规定值,应予以拆开作进一步检查,是密封圈装配错误应重新装配,是密封圈损坏应更换,是缸壁拉伤严重应更换,如动臂阀磨损严重应更换。故障现象:动臂举升缓慢,无力或无动作,转斗翻转缓慢,无力或无动作。
动臂和转斗工作斗工作都不正常,引起这一原因比较多,它可能包含了前面故障现象外,还与总安全阀,工作泵,滤油器,液压油,分配阀进回油路故障有关。由于涉及点比较多,我们可从由易到难,从关键点开始检查起。先我们检查直观的点,检查各管接头是否松动,密封可靠否,检查油管是否老化油,有无外泄漏,检查油箱油量足不足,液压油是否清洁等,有问题先排除,接着检查几个关键部位。从几率上来讲,动臂滑阀和转斗滑阀同时损坏。在工作装置液压系统中动臂油缸和转斗油缸同时发生内泄漏的可能性比较少。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影响工作装置整个系统压力的泵和安全阀作手。
系统压力的检测:在测压点1装上25Mpa量程的压力表,将动臂提升到水平位置,发动机在额定转速下,操纵转斗滑阀,使转斗后倾直到表显示高压力,此时读数应为17MPa。如果系统压力偏低,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和排除。发动机转速越高,则噪声越大,在滤油器中可见到大量铜屑。应拆检齿轮泵,检测齿轮的端面间隙(正常值为0.100~0.140mm)齿轮的啮合间隙(正常值为0.005-0.015mm),齿轮的径向间隙(正常值为0.100-0.200mm),以及检查密封件是否良好等。如有**差或损坏,应修复或更换。
阀杆与阀体的配合间隙太大,调压弹簧损坏,阀内密封件损坏或阀体有砂眼等。拆检总安全阀的锥阀是否被卡住,检查阀杆和阀体的配合间隙,正常的配合间隙应在0.005~0.025mm之间,修理限为0.04mm,检查主阀芯于主阀套配合间隙,正常配合标准间隙为0.010~0.018mm,修理限为0.03mm。覆盖间隙**差,应镀铬配磨,检查压力弹簧,看阀内密封件是否有损坏,检查阀体是否有砂眼等铸造缺陷。分配阀有内漏:分配阀内泄漏主要原因有:总安全阀的主阀芯被卡死 工作齿轮泵内漏:齿轮泵内漏表现为:工作时噪声大。
如仍工作不正常则可按2条分别对动臂部分和转斗部分排除。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维修的注意事项本文只介绍了ZL50C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典型故障及其维修方法,实际上还有其他一些故障,如转斗动作时产生“点头”现象,管接头经常冲断等等,但无论什么缘故,所有的液压传动问题都可归纳为:压力,流量,方向问题。而引起问题的原因一般都是泄漏,堵塞,油管接错,调压不对造成的。在检查并处理好在系统总的压力问题后因此我们在维修液压系统故障时注意: 液压元件一定要清洗干净,油路处理畅通后方可组装。 不要使用不干净的液压油,不用劣质的密封件。
一定要正确组装元件,如“Y”型圈开口不能装反,管不能接错。对安全阀的调整在未弄清楚之前不要乱动,以免引起调大了冲坏液压元件,调小了工作缓慢,无力或无动作。系统压力的检测:在测压点1装上25Mpa量程的压力表,将动臂提升到水平位置,发动机在额定转速下,操纵转斗滑阀,使转斗后倾直到表显示高压力,此时读数应为17MPa。如果系统压力偏低,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和排除。阀杆与阀体的配合间隙太大,调压弹簧损坏,阀内密封件损坏或阀体有砂眼等。拆检总安全阀的锥阀是否被卡住,检查阀杆和阀体的配合间隙,正常的配合间隙应在0.005~0.025mm之间,修理限为0.04mm,检查主阀芯于主阀套配合间隙,正常配合标准间隙为0.010~0.018mm,修理限为0.03mm。覆盖间隙**差,应镀铬配磨,检查压力弹簧,看阀内密封件是否有损坏,检查阀体是否有砂眼等铸造缺陷。分配阀有内漏:分配阀内泄漏主要原因有:总安全阀的主阀芯被卡死。
变速操纵阀阀杆(档位杆)或蓄能器活塞被卡,应分别拆卸、检查并卡滞现象。 5、主压力油路有泄油处,可能是变速阀阀垫破损所致,应更换阀垫。 二、挂档时变速表读数低空挡时读数正常,挂档时读数下降后不能回升到空挡时的读数(正常情况下,挂档时油液进入离合器油缸后压力表读数应下降,随后再回升到空挡时的读数)
http://sddongdajx.cn.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