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描述
【本文摘自网络,仅供参考】
43、龙工柳工临工厦工装载机液压油名称:快速油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缸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劈木机的快速油缸。
背景技术:
劈木机种类很多,有手动、气动、电动、机动形式的劈木机,广泛用于欧美澳洲的园林木业,木材是一种非常环保的**能源,这些国家倡导使用木材生火取暖炊事等,所以所有农场乃至家家户户均使用劈木机;目前国内外劈木机通常由动力单元,控制阀,执行油缸及机架几大部分组成,执行油缸大多是单级的单作用或双作用液压油缸,为了缩短劈木机的长度偶尔见有采用双作用的双级油缸。劈木机作业在开始劈木时要求油缸能产生巨大推力,同时在不劈木或木头已经劈开后轻载时,要求油缸推进速度尽可能的快,以提高工作效 率。现有技术中一些较大型的劈木机均采用双联泵,即在轻载时双联泵同时工作产生较大流量供给油缸从而得到较快速度,而当载荷大时则双联泵的大泵自动处于卸荷状态,仅小泵在高压下工作并使油缸产生巨大推力,是通过改变系统工作的液压流量大小来达到这种功能
的,但由于双泵的大泵无论是处在工作状态还是处于卸荷状态不工作,其产生的大流量总是产生一些不必要能量损失,同时这些较大型劈木机的流量已经相当大了,但其速度还是不理想,一次作业时间需15秒以上;而一些小型的劈木机由于成本等各方面原因是没有双速功能的,其作业效率较低,一次作业时间需是30秒以上。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节能高效,工作效率高,且具有快速功能的快速油缸。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快速油缸,它主要包括油缸前盖、油箱、缸体、活塞和活塞杆、油缸后盖、控制油管、油缸控制阀,缸体一端通过油缸后盖封闭,形成密闭A腔;缸体另一端通过油缸前盖与活塞杆形成密封B腔;在活塞及活塞杆4上设有单向阀,当B腔压力大于A腔压力时自动打开,液压油可以从B腔直接进入A腔;反之当B腔压力小于A腔压力时单向阀关闭,在油缸前盖上设置有一个液控单向阀和多个自吸油单向阀,液控单向阀受A腔压力控制,当A腔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液控单向阀打开,B腔与油箱连通,即B腔的液压油可直接回油箱;油缸前盖上的多个吸油单向阀当B腔有压力时自动关闭,当没有压力时与油箱通,油箱内的液压油可以进入油缸B腔。这种结构特点是通过改变油缸A、B腔液压油的流向提高油缸活塞杆的推出速度。液控单向阀可以随时根据油缸A腔压力自动打开与关闭使油缸在快速前行过程中任何时刻能够随时产生油缸能达到的较大推力。为了解决多处存在的油缸和油箱之间的油路联接问题,采用油箱包裹设置在油缸缸体外,在油缸后盖上设置有油缸控制阀及卸货安全阀;方便地实现油缸A、B腔通过前后盖及各种阀与油箱联通;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同时油缸后盖上设有高压控制油孔,高压控制油孔通过缸体外部设置的控制油管接到油缸前盖上设置的液控孔上,用于对油缸前盖上的液控单向阀进行控制。[0006]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快速油缸,通过改变油缸A、B腔液压油的流向提高油缸活塞杆的推出速度,能大大提高劈木速度,提高作业效率。液控单向阀可以随时根据油缸A腔压力自动打开与关闭使油缸在快速前行过程中任何时刻能够随时产生油缸能达到的较大推力。从而该快速油缸在一个较小的动力源即在一个很小的流量下,就可以给劈木机提供快速前行和巨大的推力功能。这种快速油缸结构紧凑,设计合理,生产制造成本低,同时液压系统的流量小,可以减少液压损失,提高作业效率,进一步降低作业成本,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油缸前盖主视图; 图4为图3N-N处的剖视图;图5为图3M-M处的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油缸后盖主视图;图7为图6A-A处的剖视图;图8为图6B-B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I :如图I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描述的快速油缸,它主要由前盖I、油箱2、缸体3、活塞与活塞杆4、后盖5、控制油管6及控制阀7组成;前盖上存在有液控单向阀11,液控口C2、多个自吸油阀12 ;油箱2有包裹油缸的主油箱21和与之联通的副油箱22组成;油缸
主要从事厦工装载机配件.临工装载机配件.蒙凌装载机配件.山工装载机配件.龙泰装载机配件.德工装载机配件.龙工装载机配件.柳工装载机配件等装载机配件,上柴6135发动机配件,上柴D6114发动机配件,玉柴6108发动机配件,一拖洛阳6105发动机配件,无锡6110发动机配件,潍柴WD615斯太尔发动机配件,潍柴6105发动机配件,道依茨6105发动机配件,各种操纵软轴,换档软轴,换档器总成,熄火拉线,刹车片,制动活塞,油缸油封,杭齿变速箱配件,山推315变矩器配件,变速箱密封件,组合垫,铲斗,斗齿,主刀板,轴承,关节轴承,滚针,空气加力泵,各种板式冷却器,机油冷却器,水箱总成,变速箱冷却器,空压机,水泵总成,17.5-25轮胎,20.5-25轮胎,23.5-25轮胎,空气滤芯,机油滤芯,柴油滤芯,液压箱滤芯,变矩器变速箱滤芯滤网支架,轮胎保护链防滑链,销轴套,装载机螺栓,二轴总成,泵轮,涡轮组,导轮座,弹性板,变速箱壳体,变矩器壳体,变矩器中节,主传动总成,差速器,角盆齿,轮边减速器,半轴,传动轴,十字轴,万向节,变速泵,变速阀,多路阀,工作泵,转向泵,全液压转向器,半液压方向机,恒流阀,卸荷阀,流量放大阀,**阀,单稳阀,各种发动机水管,耐油胶管,柴油管,钢丝水管等的批发.零售.配件齐全,价格合理,技术力量雄厚。缸体3两端用螺纹与前后盖联接;活塞杆与活塞4上存在单向阀41 ;后盖5上存在控制阀51和安全阀52及高压控制油口 Cl ;由前盖I、油箱2、一个缸体3、活塞与活塞杆4、后盖5按图装配关系形成油缸A腔,B腔和油箱C腔;每个封闭腔相互之间设置有控制阀51、自吸油阀12、单向阀41、安全卸荷阀52、液控单向阀11等连通;具体实施方法当需求推力小于液控单向阀11的设定开启压力时,液控单向阀,自吸油阀全部关闭,油缸B腔为密闭腔,当高压油进入油缸A腔后活塞杆向外推出,B腔液压油只有通过活塞杆上单向阀41进入A腔;这样只需要很小的流量即可以使得油缸活塞杆快速向外推出;当活塞杆受到外力加载,使油缸A腔压力上升到液控单向阀11的设定压力时,液控单向阀自动打开,使得油缸B腔和油箱通,这时油缸A腔压力大于B腔压力,单向阀41自动关闭,使得整个活塞面积全部承受油压,活塞杆上产生巨大推力。
权利要求1.一种快速油缸,它主要包括油缸前盖(I)、油箱(2)、缸体(3)、活塞和活塞杆(4)、油缸后盖(5)、控制油管(6)、油缸控制阀(7),其特征是缸体(3) —端通过油缸后盖(5)封闭,形成密闭A腔;缸体(3)另一端通过油缸前盖(I)与活塞杆(4)形成密封空间B腔;在活塞及活塞杆(4)上设有单向阀(41),当B腔压力大于A腔压力时自动打开,液压油可以从B腔直接进入A腔;反之当B腔压力小于A腔压力时单向阀关闭,在油缸前盖(I)上设置有一个液控单向阀(11)和多个自吸油单向阀(12),液控单向阀(11)受A腔压力控制,当A腔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液控单向阀(11)打开,B腔与油箱(2)连通,即B腔的液压油可直接回油箱(2);前盖上的多个吸油单向阀(12)当B腔有压力时自动关闭,当没有压力时与油箱(2)通,油箱(2)内的液压油可以进入油缸B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快速油缸,其特征是所述的油缸(3)外有油箱(2)包裹,油缸 后盖(5)上设置有油缸控制阀(51)及卸货安全阀(52);油缸后盖(5)上设有高压控制油孔(Cl),高压控制油孔(Cl)通过缸体(3)外部设置的控制油管(6)接到油缸前盖(I)上设置的液控孔(C2 )上,用于对油缸前盖(I)上的液控单向阀(11)进行控制。
龙工柳工临工厦工装载机液压油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油缸,它主要包括油缸前盖、油箱、缸体、活塞和活塞杆、油缸后盖、控制油管、油缸控制阀,缸体一端通过油缸后盖封闭,形成密闭A腔;缸体另一端通过油缸前盖与活塞杆形成密封B腔;在活塞及活塞杆上设有单向阀,当B腔压力大于A腔压力时自动打开,液压油可以从B腔直接进入A腔;反之当B腔压力小于A腔压力时单向阀关闭,在油缸前盖上设置有一个液控单向阀和多个自吸油单向阀,液控单向阀受A腔压力控制,当A腔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液控单向阀打开,B腔与油箱连通,即B腔的液压油可直接回油箱;油缸前盖上的多个吸油单向阀当B腔有压力时自动关闭,当没有压力时与油箱通,油箱内的液压油可以进入油缸B腔。
【本文摘自网络,仅供参考】
10、液压油滤芯组件的制作方法
【液压油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油滤芯组件,包括滤芯及呈环状的壳体,壳体包括上底盖、下底盖及上底盖和下底盖之间的支撑环,所述的支撑环上设置有供柴油通过的通油孔,上底盖和下底盖上分别设有卡设滤芯两端且呈环状的卡位槽,卡位槽内设置有支撑环的定位机构及调整支撑环厚度的调厚机构。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芯可以更换的液压油滤芯组件。
【液压油说明】液压油滤芯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油过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油滤芯组件。
【背景技术】
[0002]燃油系统的管路上安装滤清器就是为了滤除这部分的有害杂质和水分,保护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减少磨损,避免堵塞,提高发动机寿命,而滤芯组件作为较主要的过滤部件,其安装稳定性直接影响滤清器的工作效果。
装载机油品、装载机**油、冷却散热系统、装载机水箱、散热器油冷却器、刹车制动系统、加力泵总成制动钳、刹车片、活塞、修理包、制动阀类、制动系统及其他配件操纵系统、工作软轴、拉线换挡器、软轴、拉线油门、熄火拉线操纵杆、手柄球 发动机系统、潍柴发动机、道依茨发动机、上柴发动机、东方红发动机、玉柴发动机、全柴、新柴发动机、变速箱、变矩器ZL50变速箱、变矩器ZL30变速箱、变矩器传动轴总成及配件、传动轴总成传动轴配件、驱动桥及轮边、主传动总成及配件、轮边减速器及配件、轮胎、保护链类装载机轮胎保护链、叉车轮胎、车架系统、铰接销副车架、工作装置、铲斗总成、斗齿、主导板、摇臂、拉杆、ZL50销轴、轴套、LG816销轴、轴套、工作转向系统、油缸总成及配件齿轮油泵液压、转向、变速阀类转向器、方向机,龙工柴机油(CF-418L)、龙工46#抗磨液压油(18L)、龙工8#液力传动油(18L)、防冻液(龙工17KG)等、转向油缸总成(龙工50-Y)ZL40-630000C、动臂油缸总成(Y龙工50D-720000C)、变速操纵阀Y/带倒档信号接口、差速器总成(龙工LG856)、龙工后主传动总成-YLG、龙工LG855双变总成/侧吸、轮胎(河南风神)23.5-25、叉车轮胎/前轮(Y)、叉车后轮轮胎/6.5-10朝阳Y、主导板/T32*3000*250加厚、驾驶室前左侧玻璃(龙工LG855B新外观)、铲斗(LG855岩石型)、铲斗(LG855-P基本型)、STR涡轮增压器(大)/九鼎、组合前大灯总成(Y龙工ZL50)、三宇后尾灯总成(龙工853/855B)、855后传动轴-P、整体式双涡轮机芯总成(42齿龙工)、STR四配套(68C)、制动钳(Y龙工)LG、发动机机罩总成(龙工LG855)、装载机轮胎保护链、龙工主导板(龙工3.1米)、前角盆齿(Y龙工50)、动臂上销轴(龙工855/80*350-P)、转向器(龙工动态800伊顿)、水箱总成/龙工853。[0003]传统的液压油滤芯组件包括滤芯及卡设滤芯的壳体,壳体呈环状且一体设置用于将软质的滤芯进行定型,这样的滤芯组件无法拆卸所以无法对其内滤芯进行更换,在滤芯通透性不好的时候只能对滤芯组件整体更换,造成壳体材料的浪费,不符合环保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芯可以更换的液压油滤芯组件。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滤芯及呈环状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上底盖、下底盖及上底盖和下底盖之间的支撑环,所述的支撑环上设置有供柴油通过的通油孔,所述的上底盖和下底盖上分别设有卡设滤芯两端且呈环状的卡位槽,所述的卡位槽内设置有支撑环的定位机构及调整支撑环厚度的调厚机构。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壳体分体为上底盖、下底盖及支撑环,便于拆卸及组装,可将壳体内的滤芯取出及更换,可将壳体反复利用,降低维护成本,定位机构将支撑环稳定安装于卡位槽内并配合调厚机构使其能适应各种尺寸的滤芯。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槽及复位块,所述的定位槽分别且成对设置于上底盖和下底盖的卡位槽的底部,所述的定位槽靠近卡位槽的内周面槽壁,所述的复位块设置于卡位槽的内周面槽壁内并向支撑环复位设置,所述的支撑环朝向复位块的端面上设置有形状相适配的安装槽。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环安装于卡位槽对上底盖和下底盖进行组装,设置定位槽实现支撑环的径向定位,而复位块配合安装槽实现轴向定位,将上底盖和下底盖的相对位置完全固定,实现稳定安装,复位块在安装完成后给予安装者一个力度反馈即安装完成的信号,更符合日常使用。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卡位槽的内周面槽壁内设置有供复位块伸缩的伸缩腔,所述的伸缩腔内设置有用于复位块的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块上设
置有卡位于伸缩腔的卡位块。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腔供复位块径向伸缩,配合弹簧即可实现复位块的自动复位,结构相对简单,而卡位块则防止复位块越程掉出,更具实用性。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复位块朝向支撑环的端面上设置有引导支撑块卡入安装槽的引导斜面。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弓I导斜面在于支撑环贴合时自动弓I导复位块压缩直至复位块与安装槽相对瞬间复位,操作更加简便。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调厚机构包括弹性设置的加厚环,所述的加厚环与支撑环对应设置有相同的通油孔,所述的加厚环的数量为一个以上且依次套设于支撑环的外周面上。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设置的加厚环自动收紧于支撑环,可生产单位厚度的加厚环在滤芯厚度改变时进行添加或者拆除,滤芯稳定安装于壳体。
[00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通油孔呈菱形设置。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油孔可为各种形状,通过实验优选菱形,其在*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强度。
[00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卡位槽内填充有固定胶水。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胶水的不定型性使其能适应各种形状的固定,辅助加强滤芯稳定性。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液压油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局部剖视图;
[0021]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一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油滤芯组件,包括滤芯I及呈环状的壳体2,壳体2包括上底盖21、下底盖22及上底盖21和下底盖22之间的支撑环23,支撑环23上设置有供柴油通过的通油孔231,上底盖21和下底盖22上分别设有卡设滤芯两端且呈环状的卡位槽24,卡位槽24内设置有支撑环23的定位机构3及调整支撑环23厚度的调厚机构4,将壳体分体为上底盖21、下底盖22及支撑环23,便于拆卸及组装,可将壳体2内的滤芯I取出及更换,可将壳体2反复利用,降低维护成本,定位机构3将支撑环稳定安装于卡位槽内并配合调厚机构4使其能适应各种尺寸的滤芯I。
[0023]定位机构3包括定位槽31及复位块32,定位槽31分别且成对设置于上底盖21和下底盖22的卡位槽24的底部,定位槽31靠近卡位槽24的内周面槽壁,复位块32设置于卡位槽24的内周面槽壁内并向支撑环23复位设置,支撑环23朝向复位块32的端面上设置有形状相适配的安装槽232,支撑环23安装于卡位槽31对上底盖21和下底盖22进行组装,设置定位槽24实现支撑环23的径向定位,而复位块32配合安装槽232实现轴向定位,将上底盖21和下底盖22的相对位置完全固定,实现稳定安装,复位块32在安装完成后给予安装者一个力度反馈即安装完成的信号,更符合日常使用。
[0024]卡位槽24的内周面槽壁内设置有供复位块伸缩的伸缩腔241,伸缩腔241内设置有用于复位块32的复位弹簧33,复位块32上设置有卡位于伸缩腔241的卡位块321,伸缩腔241供复位块32径向伸缩,配合弹簧即可实现复位块32的自动复位,结构相对简单,而卡位块321则防止复位块32越程掉出,更具实用性。
[0025]复位块32朝向支撑环23的端面上设置有引导支撑块23卡入安装槽232的引导斜面322,引导斜面322在于支撑环23贴合时自动引导复位块32压缩直至复位块32与安装槽232相对瞬间复位,操作更加简便。
[0026]调厚机构4包括弹性设置的加厚环41,加厚环41与支撑环23对应设置有相同的通油孔231,加厚环41的数量为一个以上且依次套设于支撑环23的外周面上,弹性设置的加厚环41自动收紧于支撑环23,可生产单位厚度的加厚环41在滤芯I厚度改变时进行添加或者拆除,滤芯I稳定安装于壳体2。
[0027]通油孔231呈菱形设置,通油孔231可为各种形状,通过实验优选菱形,其在*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强度。
[0028]卡位槽24内填充有固定胶水242,固定胶水242的不定型性使其能适应各种形状的固定,辅助加强滤芯I稳定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液压油滤芯组件,包括滤芯及呈环状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上底盖、下底盖及上底盖和下底盖之间的支撑环,所述的支撑环上设置有供柴油通过的通油孔,所述的上底盖和下底盖上分别设有卡设滤芯两端且呈环状的卡位槽,所述的卡位槽内设置有支撑环的定位机构及调整支撑环厚度的调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油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槽及复位块,所述的定位槽分别且成对设置于上底盖和下底盖的卡位槽的底部,所述的定位槽靠近卡位槽的内周面槽壁,所述的复位块设置于卡位槽的内周面槽壁内并向支撑环复位设置,所述的支撑环朝向复位块的端面上设置有形状相适配的安装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油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位槽的内周面槽壁内设置有供复位块伸缩的伸缩腔,所述的伸缩腔内设置有用于复位块的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块上设置有卡位于伸缩腔的卡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油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块朝向支撑环的端面上设置有引导支撑块卡入安装槽的弓I导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液压油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厚机构包括弹性设置的加厚环,所述的加厚环与支撑环对应设置有相同的通油孔,所述的加厚环的数量为一个以上且依次套设于支撑环的外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油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油孔呈菱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油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位槽内填充有固定胶水。
03
手机网站
微信号码
地址:山东省 临沂 兰山区 工程机械产业园区
联系人:孙先生(经理)
微信帐号:15265827717